健康科普 疾病健康

疾病健康

揭秘小儿反复肠套叠的那些事

陈守航 王芳    2025-07-11河南省儿童医院2727 【查看证书】

  四岁小男孩浩浩(化名)最近肚子又疼了,还有点恶心。之前已经确诊过三次肠套叠,所以这次家长特别着急。医生安排了个急诊腹部彩超,想看看是不是又出现肠套叠了。 肠套叠就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幼儿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果酱样便和腹部肿块。6个月至2岁小儿易发肠套叠,3岁后需留意原发病,春末夏初时发病率相对较高。儿童多次肠套叠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种因素。以下是关于儿童多次肠套叠原因的阐述。

  一、饮食不当与胃肠功能紊乱

  儿童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食物的适应性较弱。如果突然改变饮食,比如从母乳或配方奶过渡到固体食物时,肠道需要适应新的食物成分和消化过程,这种饮食结构的快速改变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从而诱发肠套叠。此外,经常食用生冷寒凉性的食物也可能引起肠套叠。

  二、病毒感染与胃肠型感冒

  病毒感染如胃肠炎、轮状病毒等,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增加肠套叠的风险。胃肠型感冒也是由病毒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同时可能伴有肠系膜的淋巴结增大,这也可能诱发肠套叠。

  三、肠道解剖异常与先天性疾病

  部分儿童由于肠道发育异常,如憩室、肠重复等,可能导致肠道局部狭窄,从而诱发肠套叠。此外,先天性肠道畸形如小肠闭锁、狭窄等,也可能导致肠套叠的发生。这些病变会使肠道蠕动规律发生紊乱,增加肠套叠的风险。

  四、遗传因素与家族病史

  家族遗传在肠套叠的发病中也有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人曾患肠套叠,那么儿童患肠套叠的概率可能会增加。遗传因素可能影响肠道的结构和功能,使儿童在特定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肠套叠。

  五、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外,肠套叠的发生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肠道寄生虫感染、食物过敏等。肠道寄生虫感染可能刺激肠道,导致肠道蠕动异常,从而诱发肠套叠。而食物过敏则可能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肠道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释放炎症介质,引起肠道平滑肌痉挛,进而引发肠套叠。

  综上所述,儿童多次肠套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饮食和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