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冬季养生、脾胃为本

河南健康网 2024-11-0511459

  一旦进入冬季,手脚发凉、口干舌燥以及老胃病等肠胃大小毛病、暗疾、旧疾也随之而来。

  手脚发冷?

  大众手脚发凉可能是肾虚的一种表现,但是有的人肾并不虚,也有类似症状,又是怎么回事呢?中医理论说“脾主四肢肌肉”,当脾虚运化不足时也会导致四肢发凉。另外,除了肾虚、脾虚等虚证之外,手脚发冷还可能是气血问题。现代人往往工作繁忙且缺乏运动,常致气血不通。有的人湿气很重,阻碍气血流通;有的是因为生活压力大,情绪不稳,肝气郁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这些都可能导致出现手脚凉的现象。所以如果出现不容易缓解的手脚凉,不建议随便认为自己是肾虚或脾虚就吃补药补虚,尤其是既有手脚凉又经常上火的人,还是建议找中医大夫好好调理一下身子,避免日积月累出现更大的问题。

  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瘙痒?

  一是身体缺水。二是由于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向内部收藏,体内津液也随着阳气更多向内运行,导致体表出现干燥的现象。三是脾胃虚弱,脾运化水液的功能下降,水液代谢不利。尤其是脾虚湿重的人,因湿气阻碍了正常津液分布,也会表现为口干口渴,但是补水却无法解渴,甚至有反而越喝越渴的感觉。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的阳气需要肾的阳气来温煦和推动。冬季阳气闭藏,特别是老人家,随着年龄增加,肾气肾阳逐渐虚弱,再加上冬季寒冷血流瘀滞,脾胃就容易更为虚弱,而出现干燥、瘙痒症状。

  老胃病又犯了?

  寒冷的冬天,更易诱发脾胃旧疾、暗疾,如很多慢性的脾胃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老胃病的急性发作。可以趁着冬季有较多假日、正是休养生息之时,抽空做做针灸、拔拔火罐、做做中药足浴等,可以起到很好的“调体质治未病”的作用。

  冬季如何进补?

  在中医养生看来,冬季确实是进补养生调养的大好时机。可是同样是进补,有些人补了面色好、精神佳;而有些人补了不但无效,还会出现腹胀、腹泻、便秘、口臭等问题,又是为什么呢?

  进补之前先养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化生之源,食物的吸收和消化都是在脾胃的作用下实现的,任何补药都要经过脾胃的运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冬季进补的食物、补药一般都较滋腻、较难消化,更考验脾胃的能力。所以,如果脾胃不好运化能力不好,即消化吸收能力不好,吃下去的消化不了、吸收不好,再高级的补药都难以发挥作用。

  如果脾胃虚弱,进补的东西可能还会对身体造成负担或者是无法被吸收,诱发感冒、腹胀、胃口不好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所以,你想趁着冬季补补身子,还得先问问自己的脾胃是否接受。因而,我们在进补之前,还得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能让进补事半功倍。

  辨证食疗养脾胃

  脾胃病患者多见脾气虚、胃阴不足、脾胃虚寒等证,不同患者需结合个人体质进行食疗,不能随意“一补了之”。

  1、脾气虚

  主症:常见胃脘部不适、疲倦、乏力等。

  食疗:宜用人参、党参、黄芪、山药、芡实等健脾益气药材。

  2、胃阴不足

  主症:常见胃部隐痛、灼热感、口干、舌红少苔等。

  食疗:宜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及太子参等益气养阴的药材。

  3、脾虚兼痰湿

  主症:常见胀满不适、舌苔厚腻。

  食疗:宜用陈皮、豆蔻、薏苡仁及茯苓等健脾化湿的药材。

  4、脾胃虚寒

  主症:畏寒怕冷、胃脘部有冷感。

  食疗:需温中散寒,宜用生姜、花椒、羊肉、牛肉等温阳食物和配料。

  温馨提示:人的体质往往比较复杂,常多种体质互见,不可一概而论,建议在中医师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养生保健。

  李英宵,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肝胆脾胃系统疾病,师从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鲜教授,擅用古方、时方及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脾胃肝胆内科杂病。

  来源: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张兵兵 李英宵

编辑:张凡   审核:荣强